隨著市場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進口休閑食品店“遍地開花”。然而,各種“洋零食”出現(xiàn)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去年,幾乎所有種類的進口食品均有檢出不符合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法律法規(guī)要求的情況,占檢出不合格進口食品總批次的84.%。很多進口食品沒有通過規(guī)范的程序和合法的渠道進口,這些未經檢驗檢疫的“進口零食”,在原材料使用、加工過程、儲存、運輸等方面都可能存在安全隱患,一些食品可能存在微生物和重金屬超標,染色料、防腐劑不合格等問題,有些甚至是“三無”產品。
但是,如何購買正宗的進口食品呢?
國家檢驗檢疫局食品檢驗監(jiān)督部門建議:首先,要看進口食品上是否有合格的中文標簽。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guī),進口食品須經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檢驗合格并加貼中文標簽后方能進入國內市場銷售。中文標簽會詳細標明產品的品名、配料、原產國家或地區(qū)、凈含量或瀝干物(固形物)含量、生產日期或批號、保質期、國內銷售商或代理商名稱等。從正規(guī)渠道進口的休閑食品還應該有CIQ標志。其次,向食品經銷商索要由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出具的檢驗合格證書,只有貨證相符,才能證明該食品是從正規(guī)渠道進口的。
衛(wèi)生檢疫部門的工作人員也提醒,正規(guī)渠道或是經過正式渠道進入市場的進口休閑食品,需要貼有中文標簽,中文標簽上要有產品名稱、配料表、生產日期、國外生產廠家和國內總經銷商名稱。一個中文字都沒有的肯定不是從正規(guī)渠道進來的。
消費者選購進口食品時,一是看進口食品上是否有合格的中文標簽;二是經銷商能否提供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出具的檢驗合格證書。若無法提供檢驗合格證書或貨證不符的,說明該批貨物可能沒有經過正規(guī)渠道入境或未經檢驗監(jiān)管,消費者可依法向流通領域執(zhí)法部門投訴或者舉報。